经费使用计划要按需申报,避免重复建设。
3月1日至3日,学校在办公楼826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。执行力的主体是党员干部,提高执行力的力量源泉也是党员干部。
深化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、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,是解决我校当前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,增强队伍凝聚力、战斗力的必然要求。只有素质高、能力强的班子和干部,才有执行的底气和勇气。要建立一套责任明确、考核有据、奖惩分明、科学有效的制度,并不断强化维护制度的意识,让党员干部了解制度、崇尚制度、敬畏制度,使制度执行掷地有声。
(校党委宣传部张桂国)。全校各单位和各级党组织对作风建设,必须高度重视,常抓不懈,持之以恒。
为此,必须做好如下三项工作:一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,为提高执行力增强主体活力。
校领导胡军、蒋述卓、贾益民、陆大祥、纪宗安、叶勤、林如鹏,校长助理兼珠海校区常务副主任王志伟、校长助理兼发展规划处处长宋献中、校党办主任兼组织部部长王心洁、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泉、校办副主任孙彧、校纪委副书记兼纪监办公室主任李兴昌、财务处处长陈为刚、基建处处长姜煜东、人事处副处长陈斌等出席了会议。时光可以飞逝,校址可以迁移,教师可以更替,唯有名校的文化传统是血脉相传,对名校的办学发挥了深远的作用。
蒋述卓书记谈到,马儒沛副主任的辅导报告高屋建瓴,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,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,历史与现实结合,富有求真、求实、求新的鲜明色彩,具有很强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指导性,对我们进一步跳出旧有惯性思维,摆脱路径依赖,重新审视、强化我校的科学定位,确定不同于其它学校的发展战略具有很重要的启迪和帮助作用。辅导报告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,根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,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,既要勇于顶天,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在科技创新中搭建大平台、培育强团队、承接大项目、创造新成果,又要善于立地,加强产学研的连接和转化力度,围绕产业结构调整、城市化进程、新农村建设、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改革发展规划等,将创新理论、核心技术、重要知识产权、关键技术标准等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优势。
马儒沛副主任在辅导报告中提出要按照统筹兼顾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,妥善处理好侨校与名校的发展关系、海内外学生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关系、学院与学科发展匹配的关系、多校区办学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的关系,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、有所重为有所轻为,把一个做到增加到三个做到,就真正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,更加切合学校的发展实际。阐述名校发展战略,引起暨南人强烈共鸣在学习讨论中,辅导报告阐述的名校发展战略,引起暨南人强烈共鸣。
(责任编辑:生活随笔)